“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很高兴我们邀请到了段志慧学姐为我们分享她的保研经验。

姓名:段志慧
保研院校:河海大学
保研专业:企业管理
经验分享
保研是一场“持久战”,它考察的不仅是某一刻的灵光乍现,更是大学三年持续的努力与积累。在我看来,其核心可以归结为两大基石:扎实稳定的学业成绩与亮眼突出的综合素质。
学业成绩:保研的“入场券”与“压舱石”
成绩是保研的硬门槛,没有优异的学分绩点,后续的一切都无从谈起。如何保持稳定的高绩点,我的体会是:
一、目标导向,规划先行
大一时,懵懵懂懂,我并未意识到学习成绩的重要性,所以一开始我的成绩并不亮眼,甚至可谓“扎眼”。所以从大二开始,我制定了新的学习目标:争取在每一门课程中都做到最好,不能满足于“及格万岁”。提前了解专业培养方案,合理规划每个学期的课程负荷,避免把所有难的课程都堆在一个学期。
二、复习与应试技巧
首先,我会在期末周前一个月做好复习计划,尽量把每周、每日、每时间段要复习的内容规划好。其次,积极向学长学姐请教复习重点和复习方向,做到精准有效复习。
素质加分:让你的简历“闪闪发光”
在大家绩点相差无几时,综合素质就成了拉开差距的关键。我的建议是“有所为,有所精”,对照保研加分细则,确保把能拿满的分数拿满。
一、学科竞赛——硬核实力的体现
这是素质加分中最具分量的一项。一开始我也会因为没有参加过竞赛而畏惧,害怕拿不到奖项,但是大家都是从无到有、从零开始的,只要有勇气参加就赢了一大半,每个人的潜力都是无穷的,只要用心就不怕没有收获。不要害怕失败,每一次参赛都是对知识应用、团队协作和抗压能力的极佳锻炼,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在一次次参赛过程中实现能力的提升。
二、科研创新——学术潜力的证明
我所参加的四场预推免面试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评委老师针对科研经历进行提问。大家可以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主动联系导师,参与导师课题。即使最初只是做一些基础工作,也能让你提前接触科研流程,培养科研能力。如果能有论文发表或专利申请,将是巨大的加分项。
如果说个人的努力是航行的风帆,那么学院的导师制和全方位的支持,就是我保研路上最可靠的“灯塔”与“港湾”。从大二分配导师开始,我的导师陈玉英就成为我学术和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在我迷茫时为我指点迷津。在参与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以及和导师共同撰写论文的过程中,我收获颇多,为预推免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非常感谢学院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帮助和支持,让我在预推免的道路上更加平稳。
寄语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