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我院学生感受到非遗的文化魅力,激发同学们对非遗学习的热爱,10月25日下午15:00,我院在学院楼202会议室开展“非遗进校园”主题系列活动,特邀三位朱仙镇木版年画领域的重量级非遗传承人开展专题讲座,并举行校外实践与就业指导教师聘任仪式,为师生带来一场兼具文化深度与实践价值的非遗盛宴。此次受邀的三位专家均为行业领军人物: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木版年画传承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张继中老师,朱仙镇万同老店木版年画第六代传承人张一老师,以及朱仙镇木版年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白小豹老师。活动由我院文化产业管理系副主任李涵闻主持,党委副书记刘英钦参加活动。

讲座正式开始前,刘英钦为三位传承人颁发聘书,正式聘请他们为学院校外实践和就业指导教师,旨在依托专家资源强化学生实践能力,搭建非遗传承与文旅人才培养的桥梁。



讲座中,张继中老师以“我的非遗情怀”为核心,结合自身30余年的从业经历,生动讲述了与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不解之缘。他回顾道,1992年正式接触木版年画前,自己曾是民办美术教师,1993年辞去教职加入朱仙镇木版年画社当学徒,从此将生活与年画深度绑定:“我的生活就是木版年画,木版年画就是我的生活。”同时,他还梳理了朱仙镇木版年画的重要历史地位——作为2002年国家命名的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年由冯骥才先生发起的中国非遗保护抢救工程,正是在朱仙镇打响“第一枪”,其文化影响力早已深入民间。针对文旅行业发展,张继中老师指出,当前非遗已逐步走进中小学考题,文旅产业更成为国家未来重点发展的产业链之一。他以故宫文旅衍生产品年营收超10亿为例,鼓励在场学生把握行业机遇,并提出“四人团队创业模型”:通过创作、刻版印刷、市场营销、网销大数据分工协作,可形成完整文化产业闭环,为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新思路。


本次讲座还设置了木版年画体验与互动环节,让师生近距离感受到了非遗技艺魅力。




我院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主题系列活动,旨在让师生近距离感受非遗的文化魅力、加深对传统非遗的认知,更力图搭建起高校与非遗领域的合作桥梁,为后续文旅专业实践教学注入新活力、为非遗创新传承及人才培养奠定坚实基础,助力传统非遗在年轻一代中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