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以青春之笔绘就学术与实践的双向答卷

2025年06月16日 19:13


张诗涵,中共党员,河南大学文化旅游学院2022级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她以科研创新为舟,以实践奉献为桨,在学术与社会服务的航道上乘风破浪,她用七年求学时光书写了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答卷。

学术深耕:在科研沃土中培育创新之花

张诗涵的学术之路始终洋溢着探索热情。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3区期刊《ISPRS》、河南大学认定的A类期刊《生态学报》及北大中文核心期刊《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发表4篇学术论文的她,在科研领域展现出卓越的专业素养。她深度参与20多个科研项目,足迹遍布乡村旅游、文旅融合等领域,其中参与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更让她在宏观学术视野中得到淬炼。

在著作编写中,她的身影同样亮眼。参与撰写《黄河国家文化公园100问》《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报告2023》《2023—2024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和预测》等行业重要文献,让理论研究与实践需求深度结合。“每一次调研都是与现实的对话,每一页文稿都是对学术的敬畏。”张诗涵始终以严谨态度对待科研,这份坚持让她在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中斩获国家级三等奖。

实践笃行:用青春力量赋能社会发展

将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动能,是张诗涵践行的成长哲学。通过学生资助克服经济困难后,她转身成为志愿服务的“践行者”:参与“出彩中原”社会实践,在乡村田间传播红色精神;以焦裕禄故事为引,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力量;带领团队在创新创业大赛中探索亲环境行为,用专业智慧破解现实问题。

她创新性创建“黄河保宝”公众号,以新媒体为载体推广《黄河保护法》,相关事迹获媒体多次报道。在学生工作中,她同样交出亮眼答卷,“河南省三好学生”“河南省优秀学生干部”“国家奖学金”等荣誉加身,却始终保持着“服务者”的初心,在学习与工作的平衡中诠释着责任担当。

信仰如炬:在时代征程中锚定前行方向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贡献力量。”作为中共党员,张诗涵将政治信仰融入成长实践。从初入校园的懵懂学子到如今的科研骨干,她始终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思想上坚守政治方向,在行动中践行感恩与奉献。这份信念支撑她在学术道路上攻坚克难,在志愿服务中传递温暖,更让她在获得“河南大学创新之星”时坚定了“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奋斗决心。

七年河大时光,张诗涵用行动诠释着“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精神内核。从学术殿堂到田野乡间,她以科研创新之智、实践服务之能、青年担当之勇,在时代答卷上写下属于自己的青春注脚。未来,她将继续以更高标准砥砺前行,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